《宇宙的另一边》教学反思(优秀4篇)
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,常常需要准备教案,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。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?为了让您对于宇宙的另一边教案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,下面教学啦给大家分享了4篇《宇宙的另一边》教学反思,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。
《宇宙的另一边》教学反思 篇一
在这个暑假,我读了本非常有意思的书——《宇宙的另一边》。“宇宙的另一边是什么样子的呢?”我也想过这一个问题。这本书正是大胆想象宇宙的另一边的样子,描写了宇宙另一边有一个跟我们一样的世界,但事物却截然相反的地方,有趣极了。
浩瀚的星空不仅美丽,而且还十分神秘,人类也没有完全的了解宇宙。现在读了这本书,我觉得宇宙的另一边更加有趣了。
我想象宇宙的另一边的样子。在这里我是一个孩子,那在宇宙的另一边,我是一个大人吗?在这边我们的房子是建在地上的,那在宇宙的另一边的房子是建在半空中的吗?在这边房子是用土和沙石建成的,那在宇宙的另一边,房子是用水建成的吗?在宇宙的另一边,人们是每天出行乘坐飞行器的吗?在这边,人们用文字来记载事物,那在宇宙的另一边,人们是用光线来记载事物的吗……我想了很久,最后还是妈妈提醒我时才停止。
书中有很多奇妙的事情,作者十分具有想象力,书中的另一个奇妙的地方是节日、四季在宇宙的。另一边都可以用加减乘除法来创造的,比如除法:寒冷的冬天除以结冰的小溪,除以厚厚的冬装,再除以沉睡的小动物们,等于冬残春近的春天,非常神奇。加法是:包粽子加上挂香囊,再加上赛龙舟,等于热闹非凡的端午节,还有很多方式方法。
读了这本书,让我学到写作时,大胆想象也是很好的一种写法,想象能让人们插上奇妙的翅膀,创造出想象中的美好未来。同时我对宇宙的另一边也起了十分浓厚的兴趣,我也下定决心,要努力学习知识,长大后要制作探测器火箭,要探索宇宙另一边更多奇妙的景象,揭开宇宙另一边的面纱。只要努力,就一定能成功。
《宇宙的另一边》教学反思 篇二
本课教学聚焦单元语文要素“走进想象的世界,感受想象的神奇”。让课文学习与“交流平台”巧妙融合,做到了主线清晰,板块分明。教学中我以课文作为例子,引导学生围绕“想象”这个主题展开,通过读一读、说一说、写一写教学环节的设计,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且记录下来,有层次地完成了本课的核心教学目标。
1.入情入境,重温想象之奇趣。
习作单元精读课文的教学,重在表达方法的学习。在“读一读”教学环节,紧紧围绕“想象”这一语文要素,结合课后思考题“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”,抓住课文重点自然段,通过师生对读、个别读等方式,引领学生再次回顾文本内容。在重温关于“习作”的想象教学环节,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文本片段,通过空灵音乐的渲染,孩子们在闭眼想象中,感受作者独特的想象方法,感受想象的奇趣。
2.顺应思路,激发想象之潜能。
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,引导学生发现文本表达的“秘诀”,宇宙另一边发生的事情和宇宙的这一边恰恰相反,即反着想。同时,想象并不是毫无依据,无论想象多么天马行空,它还是来源于生活,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多种可能性。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,我创设乘坐“想象号”飞船的情景进入宇宙的另一边,结合课后习题第二题,挖掘文本空白,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展开想象:在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呢?和同学交流,看谁想得更奇妙。启发学生发散思维,鼓励学生大胆想象、多角度想象,大胆交流,在头脑风暴中激发想象的潜能。并创设寻找新编《宇宙的另一边》作者为情境,学生打开课桌内学习单,及时记录脑海中稍纵即逝的奇思妙想。
3.作家会面,创新想象之视角。
课堂尾声部分,通过播放作家陈诗哥讲述《宇宙的另一边》作品创作思路,进一步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,拓宽学生的想象视角。推荐阅读《星星小时候》《无疑山》等作品,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,进一步为学生提供想象角度、方法上的借鉴,切实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。
《宇宙的另一边》教学反思 篇三
第一课时教学反思
成功之处:
教学中,通过课件展示比较难读的以及与课文理解有直接帮助的字词,在指读当中发现不正确的字词读音,随即把它们进行正音。提出“课文主要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?”从而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,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初步的、感性的认识,从而实现由初读到品读的过渡。
不足之处:如何让学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,有序地教学,是今后应该注意到的。
第二课时教学反思
成功之处:
1.能够将生活和想象结合,组织语言,进行想象力训练。出示课件图片、文中帮助学生理解文本,体会文章丰富的想象力,还能引导学生拓展想象,提出了“想象一下,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?”很好地对接文本,开发学生的想象力。
2.注重文本的感情朗读,每次分析一个片段,理解片段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,真正融入文本,实现与文本的对话。有效训练了学生感情朗读能力。
不足之处:今后的课堂教学中,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,善于表扬鼓励学生,增强学习的自信心。
课文《宇宙的另一边》教学设计 篇四
教学目标
1.会认“淌、秘”等6个生字,会写“淌、秘”等10个字,正确读写“星空、流淌”等9个词语。
2.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。
3.能仿照课文展开想象,和同学交流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。
教学重难点
1.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。
2.能仿照课文展开想象: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。
教学准备:
多媒体课件
教学课时:
2课时
第1课时
课时目标
1.会认“淌、秘”等6个生字,会写“淌、秘、密、栋、梯、铃、绪”7个字。
2.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。
教学过程
一、明确目标,预测内容1.聚焦单元导语。
(1)课件出示篇章页插图,引导:图上画的是什么情景?你由此想到了什么?(学生交流)
(2)教师引读:美国爱因斯坦说——学生接读: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。(课件出示单元导语)
(3)明确单元学习目标。
教师引导:第五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,主要学习任务是——(学生齐读本单元语文要素)
课件出示:
走进想象的世界,感受想象的神奇。发挥想象写故事,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。
2.聚焦课题。
(1)导入:今天我们学习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《宇宙的另一边》。教师板书课文题目,学生齐读课文题目。
(2)质疑:读了课文题目,同学们有什么要问的吗?
(3)预测:请猜一猜课文会写些什么。
(4)过渡:宇宙的另一边是什么样的呢?让我们跟随作家陈诗哥一起去看一看。
二、初读课文,感知“秘密”
1.学生自读课文。
课件出示:
自读要求:·读准字音,读通句子,圈出生字词,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。·标出自然段序号,思考:宇宙的另一边是什么样的?2.学习反馈。
(1)认读词语。
课件出示:
一栋房子一篇习作一座城市一条街道流淌秘密思绪气喘吁吁 教师指名认读,相机提示:“气喘吁吁”的“吁”不能读成yú。
(2)识记生字。
①换偏旁识记:躺—淌;都—绪;冻—栋;偏—篇。
②动作演示辅助识记:通过演一演“气喘吁吁”的样子加深印象。
③组词识记:秘密、秘书、秘诀、秘方。
(3)指导书写“秘密”。
①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。
②教师引导观察: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?预设:读音相同,都有“必”字。一个是左右结构,一个是上中下结构。
③教师引导观察:要写好这两个字,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?
④教师范写,提示书写要点:“秘”左窄右宽,“必”要写得稍大,最后一笔要穿插到禾字旁下;在“密”中,“必”相对要小,最后一笔要舒展,能包住下面的“山”。
⑤学生练写,全班展评。
(4)默读课文,感知“秘密”。
①教师提问:宇宙的另一边是什么样的?文中的哪一句话点明了这个秘密?
(学生交流,教师相机出示课件)
课件出示:
星光洒进我的眼睛,在我身体里汩汩流淌,告诉我一个秘密:很远很远的地方,宇宙的另一边,是这一边的倒影。
②教师引导理解“倒影”:你们见过倒影吗?它是怎样的?(倒立的影子)从哪些地方看出“宇宙的另一边,是这一边的倒影”?(指名读)
课件出示:
那里有座一样的城市,有条一样的街道,街角处有栋一样的房子,房子里有个一样的孩子。
③教师点拨:四个“一样”具体写出了“宇宙的另一边,是这一边的倒影”。学生齐读第2自然段。
三、品读课文,感受“想象”
1.学生自由读课文第3~9自然段,思考:课文围绕“倒影”,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?2.教师引导交流:用自己的话说说宇宙另一边的秘密。
预设1:“我”的倒影。
(1)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。
(2)师生合作朗读。教师读“当我……”,学生读“他……”。
预设2:大自然的“倒影”。
(1)课件出示第4~5自然段。
(2)学生自由朗读,思考:你在这两个自然段中发现了哪些秘密?(季节特征相反、日出方位相反、生命状态相反)
(3)男女生合作朗读:男生读“这一边”的句子,女生读“另一边”的句子。
预设3:第一节课的“倒影”。
(1)课件出示第7~9自然段。
(2)学生自由朗读,思考:这3个自然段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?(学生交流)
(3)教师提问:宇宙另一边的数学课是什么样的?(小组轮流读第8~9自然段)
(4)教师启发:你喜欢宇宙另一边的数学课吗?为什么?(优美的风景、快乐的游戏)
3.引导发现表达方法。
(1)学生默读课文。教师引导:作者把宇宙的另一边想象得很有趣,也很好玩。你发现作者展开想象的秘诀了吗?
(2)教师指名交流,归纳:宇宙另一边发生的事情和宇宙的这一边恰恰相反,即反着想。
(3)教师引导朗读:你觉得哪些想象特别有意思,请有感情地读一读。?教师指名朗读,相机提问:你为什么觉得这里有意思?(生交流)
四、归类指导,练习写字
1.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:淌、栋、梯、铃、绪。教师指名认读。
2.教师引导观察:这5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?(左窄右宽)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写,请提示大家。
3.指导书写“绪”。
①教师范写,提示:右边“者”第四笔撇要写得舒展,穿插到“纟”下面。
②学生练写,同桌互评。
4.学生自主临写其他4个字,全班展评。
第2课时
课时目标
1.会写“乘、篇、越”3个字,正确读写“星空、流淌”等9个词语。
2.能仿照课文展开想象,和同学交流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。
教学过程
一、朗读课文,感受想象
1.回顾:上节课,我们跟随作家陈诗哥走进了想象的世界,学习了课文第1~9自然段,了解了宇宙另一边的秘密,感受了想象的奇妙。
2.教师出示课文插图,配上音乐,指名轮流读课文第1~9自然段。
3.小结:作者的想象有的幽默,有的特别,有的优美。在作者的想象中,宇宙的另一边特别有趣。
4.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10~12自然段,思考:课文还写了宇宙另一边的什么秘密?
(1)学生交流。课件出示:
在宇宙的另一边,如果想写一篇关于风的习作,就得闭上眼睛,想象风的样子,慢慢地让自己也变成风,在空中飞啊飞,飞得越高,习作的分数就越高……
(2)教师指名朗读,提问:宇宙的另一边的习作秘密是什么?
(3)仿照课文,拓展想象:
课件出示:
在宇宙的另一边,如果想写一篇关于云的习作,就得_______________
5.学生默读课文第10~12自然段,思考: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课文写的是“我”的想象?(出示课件,全班齐读)
课件出示:
正当我的思绪在茫茫宇宙中穿梭时,突然,耳边响起了语文老师的声音:“你在想什么呢?”
我有些尴尬。
下课了,大家都围着我,想知道宇宙的另一边还有什么有趣的事情。
二、运用方法,展开想象
1.教师引导想象:是呀,关于宇宙的另一边,我们都想知道更多。请同学们像作者这样想象一下:在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呢?
2.学生交流。
(1)小组交流。
(2)全班交流,师生评议:谁的想象更奇妙?为什么?
3.语言训练。
宇宙的这一边,鱼在水里游;那么,宇宙的另一边,鱼在天上飞吗?
宇宙的这一边,我是一个男孩,但宇宙的另一边,另一个我是女孩吗?
三、加强示范,指导写字
1.练写汉字。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:乘、篇、越。
(1)指导书写“乘”。
①动画演示“乘”的笔顺。
②教师范写,提示:第三笔竖写在竖中线上,最后两笔撇、捺要写得舒展。
(2)指导书写“篇”。
①观察:注意字形特点。
②教师范写,提示:“篇”上小下大,要注意把“竹”的竖和竖钩变成点。
(3)指导书写“越”。
①观察:写好“越”字要注意的地方。
②教师范写,提示:“越”是半包围结构,走字旁的最后一笔捺要写长一些,能托住右边的部分,右上部分的撇要注意穿插到竖提下面。
(4)学生练写,同桌互评,全班展评。2.学生抄写词语:星空、流淌、秘密、楼梯、相遇、铃声、万物、乘法、思绪。
考括坟籍,博采群议。以上这4篇《宇宙的另一边》教学反思是来自于教学啦的宇宙的另一边教案的相关范文,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。